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

人間佛教東亞、東南亞研究叢書

(8) 新加坡人間佛教的起承轉合

(8) 新加坡人間佛教的起承轉合

著者
徐郁縈

主编
陳劍鍠

出版社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出版年份
2021

價格
港幣140元

本書論述的議題,是以「人間佛教」在海外傳播為主線,特別聚焦在新加坡的華人社群。核心問題即在探討「人間佛教」這個近代最重要的佛教運動,如何啟蒙、引導,乃至於如何影響新加坡華族佛教信仰之模式。

本書撰寫之目的,是希望將新加坡「人間佛教」納入在更為宏觀的、多元的近代佛教史之研究視閾當中,藉以討論「人間佛教」在中國以外的流布、思想傳承之變化,以及對當地宗教生態的影響。

德國波鴻魯爾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徐郁縈博士:

本書是以「人間佛教」在海外傳播為主線,特別聚焦在新加坡的華人社群。核心問題即在探討「人間佛教」這個近代最重要的佛教運動,如何啟蒙、引導,乃至於如何影響新加坡華族佛教信仰之模式。新加坡「人間佛教」具有四個特色:一、強有力的組織領導,如新加坡佛教總會;二、在地深耕的社會福利,如當地佛教提供中醫醫療福利;三、跨宗教型的宗教義行,如新加坡居士林慈善活動;四、雙語或多語弘法培育。

作者介紹
目录
书评

徐郁縈,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博士,NUS「佛教研究」全額獎學金得主,博士論文《起信·徵驗·書寫:清代修淨⼈⼠的宗教體驗》(2018),研究興趣為海外華人宗教、近現代漢傳佛教。

曾獲聖嚴教育基金會「漢傳佛教」論文獎學金、第一屆及第二屆法鼓山「漢傳佛教青年學者論壇」研究獎助、2014年華嚴蓮社趙氏佛學論文獎學金。

曾任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訪問學員、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訪問學員。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人間佛教的開端

第三章

佛教組織的成立

第四章

弘法僧伽及傳播

第五章

佛化學校在地化

第六章

海外的臺灣教團

第七章

都市興教的挑戰

第八章

結論

附錄

新加坡人間佛教大事年表

徵引及參考文獻
謝明達Jack Meng-Tat Chia
新加坡國立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這本書是第一部關於新加坡人間佛教的專題研究。內容大致可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人間佛教思想的早期起源,其根源來自太虛法師「人生佛教」的概念。太虛不僅是近代中國佛教的革新者,也多次在海外訪問中傳播他的宗教理念。前往新加坡之行中,太虛向當地華人群體闡釋了「人間佛教」之意,還曾提出在東南亞建立新的佛教機構之概念。

第二部分說明了移居新加坡的華僧如何強化人間佛教的發展,如慈航、印順、演培、竺摩、隆根、廣洽等僧人,二十世紀下半葉以公開說法、出版佛教期刊、建立佛教教育機構等方式,為傳播人間佛教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則討論了來自台灣的佛教團體(佛光山和法鼓山),如何促進當代新加坡人間佛教的普及,另借鑒了新加坡居士林和佛教中醫施診所的案例研究,突顯出城市國家傳播佛教所面臨的挑戰。

從事中國和東南亞佛教的學者們,尤其是專注於跨國佛教網絡的學者,將從這本研究成果中有所斬獲。閱讀這本書,能了解中國和新加坡佛教社群的交互歷史。移民文化和社會歷史學家也將從中受益,有助在海外華人群及宗教的關係中獲得新的見解。

就我而言,很高興看到這本書如何補充最近我所提出「南洋佛教」(South China Sea Buddhism)的概念研究(意指東南亞一帶起源於南洋各地佛教聯繫的佛教模式,詳細請參見原著Monks in Motion: Buddhism and Modernity across the South China Sea)。徐博士用細緻研究和故事,講述了過去一個世紀新加坡華人佛教群體的歷史。我向所有希望了解新加坡佛教過去和現在的人推薦這本書。

顧偉康教授
新加坡佛學院

廣洽法師是新加坡佛教歷史研究的一個重點,這在書中有提及。新加坡佛教發展要分為殖民時代和新加坡立國兩個階段,特別是新加坡立國之後,對於佛教發展的影響,尤其是新加坡政府是如何通過政策制度來融合多宗族、多元宗教的特質,這是值得關注的議題。

鄭庭河副教授
馬來亞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通過徐博士這本書,我們進一步瞭解人間佛教如何從中國大陸通過一些關鍵人物傳到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梳理人間佛教在南洋一帶的發展脈絡。書中提及台灣佛教教團在新加坡生根發芽的情況,是該領域研究的開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