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uhk arts
  • 網站地圖

  • 常用網址

  • Staff Intranet

  • 教與學

    教與學概覽

    瀏覽概覽
    • 本科課程
    • 研究院課程
    • 課程搜尋
    • 學術及教學單位
    • 教與學成就
      • 院長榮譽錄
      • 教學獎項
    • 助學資源
      • 獎學金與獎項
      • 交流及實習計劃
      • 學業指導
      • 教學資助
    • 校曆
    • 學術誠信
  • 學術研究

    學術研究概覽

    瀏覽概覽
    • 研究項目
    • 研究資助
      • 研究
      • 發表論文
      • 研討與海外交流
    • 研究中心及實驗室
      • 附屬研究中心
      • 學系轄下的研究中心及實驗室
    • 研究獎項
      • 傑出研究影響獎
      • 傑出研究學者獎
      • 青年學者研究成就獎
      • 研究生學術成果獎
      • 年青學者論文獎
  • 消息及活動

    消息及活動概覽

    瀏覽概覽
    • 學院活動
    • 學院動態
    • 文學院故事
    • 中大駐校藝術家計劃
  • 校友聯繫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概覽

    瀏覽概覽
    • 關於文學院
    • 院長的話
    • 院長辦公室
    • 院務會及委員會
    • 聯絡我們
  • Change Language
    • Eng
    • 繁
    • 简
  • Search
你想尋找甚麼?
你想尋找甚麼?
  • 課程搜尋
  • 研究項目
  • 學院活動
  • 助學資源
其他人在搜尋
  • 院長辦公室
  • 關於文學院
  • 學院動態
  • 教學成就
Search
cuhk arts
Search
教與學
學術研究
消息及活動
校友聯繫
關於我們
教與學
教與學概覽
本科課程
研究院課程
課程搜尋
學術及教學單位
教與學成就
院長榮譽錄 教學獎項
助學資源
獎學金與獎項 交流及實習計劃 學業指導 教學資助
校曆
學術誠信
學術研究
學術研究概覽
研究項目
研究資助
研究 發表論文 研討與海外交流
研究中心及實驗室
附屬研究中心 學系轄下的研究中心及實驗室
研究獎項
消息及活動
消息及活動概覽
學院活動
學院動態
文學院故事
中大駐校藝術家計劃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概覽
關於文學院
院長的話
院長辦公室
院務會及委員會
聯絡我們
網站地圖 常用網址

Staff Intranet

  • Eng
  • 繁
  • 简
你想尋找甚麼?
你想尋找甚麼?
  • 課程搜尋
  • 研究項目
  • 學院活動
  • 助學資源
其他人在搜尋
  • 院長辦公室
  • 關於文學院
  • 學院動態
  • 教學成就
文學院故事

超越聲音的音樂課—Adam Kielman分享教學精粹

名稱: Adam Kielman 教授
學系: 音樂系

「很感謝我每一位學生,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音樂系助理教授Adam Kielman謙虛地開始了訪談。「我沒有通往成功的秘笈。我仍在努力提升教學質素,這過程相當漫長。」Kielman教授態度謙遜,好學不倦,使他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Kielman教授憑着教學成就和抱負,榮獲2021年度校長模範教學獎。

 

 

超越聲音的音樂

 

 

Kielman教授是一名色士風演奏家及民族音樂學者,他相信音樂教學不止停留在聲音和音樂技巧的層面。在他眼中,音樂是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與我們的經歷、情感,以致文化和社會息息相關。他表示︰「學習和研究音樂讓人大開眼界,我們除了評論音樂,更會研究音樂如何出現在文化不同面向。音樂讓人視野更為廣闊,因為它關乎文化構成、社會形態。」

 

Kielman教授鼓勵學生:

 

「要運用創意及批判思維去思考音樂,同時以國際化的角度,理解不同的表達藝術文化。因為此乃人類生活的根本。」

 

他在「爵士樂導賞︰爵士樂、美國文化和全球脈絡」科目中介紹著名爵士音樂家及其作品,又透過討論爵士樂作品,以教導學生理解和欣賞爵士樂這一音樂流派。他也啟發學生通過爵士樂探討民族、種族背景、政治意識、全球化、經濟等相關議題。他說︰「探討爵士樂的相關議題讓學生思考音樂與歷史之間的淵源,以及近年發生的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生命同樣重要)運動、亞裔仇恨犯罪等等議題,藉以展開對話交流,面對當下時局,這正是我們熱切需要的。」

 

摒棄文化定見的思考方式

 

「我沒法專心聽接近三小時的講課。」Kielman笑著講述他的教學方式。他發現長時間講課常常影響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我的課堂經常有分組活動。當學生有目標去完成任務,會更積極參與其中。」有一次,他要學生由從新設計一個樂譜系統。這活動鼓勵學生跳出框框思考,當他們脫離五線譜用以記錄音高、長短、強弱的標記,就會發現不同的文化角度給予不同的方法建構並記下音樂的聲音。

 

身為民族音樂學者,他強調引導學生摒棄文化定見思考,並尋找不同方法拓寬眼界非常重要。他表示︰「我問的問題驅使學生不以常用的方式思考。在音樂系入門科目中,我用一個問題作引子,『甚麼是音樂?』這個問題揭示學生的文化定見。這是個讓人反思思考模式的好方法。」

Kielman教授指揮中大爵士樂隊。 (相片由何嘉富拍攝) Kielman教授指揮中大爵士樂隊。 (相片由何嘉富拍攝) Kielman教授與中大爵士樂隊成員。 Kielman教授與中大爵士樂隊成員。
Kielman教授於爵士樂隊練習中示範演奏技巧。 Kielman教授於爵士樂隊練習中示範演奏技巧。 Kielman教授與中大爵士樂隊成員。 Kielman教授與中大爵士樂隊成員。
學生設計樂譜系統,用顏色代表樂曲的情感。 學生設計樂譜系統,用顏色代表樂曲的情感。 學生以創新手法勾劃出樂曲的聲音大小和音高。 學生以創新手法勾劃出樂曲的聲音大小和音高。
Kielman教授指揮中大爵士樂隊。 (相片由何嘉富拍攝) Kielman教授指揮中大爵士樂隊。 (相片由何嘉富拍攝)
Kielman教授與中大爵士樂隊成員。 Kielman教授與中大爵士樂隊成員。
Kielman教授於爵士樂隊練習中示範演奏技巧。 Kielman教授於爵士樂隊練習中示範演奏技巧。
Kielman教授與中大爵士樂隊成員。 Kielman教授與中大爵士樂隊成員。
學生設計樂譜系統,用顏色代表樂曲的情感。 學生設計樂譜系統,用顏色代表樂曲的情感。
學生以創新手法勾劃出樂曲的聲音大小和音高。 學生以創新手法勾劃出樂曲的聲音大小和音高。

思想開明 熱愛學習

 

「我不認為音樂品味有好壞之分。只要有人覺得一首音樂富有意義且重要,那就是好音樂。」Kielman教授思想開明,心胸廣闊,每每從學生身上學到新事物,都會讓他感到興奮。他學到的,由香港獨立音樂至中國大陸的嘻哈音樂都有。

 

他的開明和好奇心與他的背景和經歷有莫大關係。

 

「我並不是自小受西方古典音樂訓練。」他回想說。「我沒想過在民族音樂學發展。」在哥倫比亞大學完成東亞研究學士學位後,他機緣巧合下到訪廣州,然後在一間資訊科技公司從事聲效製作。他熱愛音樂,及後幾年在廣州不同地方演奏爵士樂,成為全職樂手。演出的過程中,他發現自己對音樂的熱誠與他學士主修的科目甚有淵源,之後更回到美國進修。

 

Kielman教授最近出版了一本名為《聲音流動︰中國南方的音樂製作世界》的專著,

透過兩隊樂隊深入探討廣州的音樂。書中出現的樂隊用歌曲表達與鄉下的連結、小鎮情懷,同時與國際音樂聯繫。

 

被問到老師必須具備的特質, Kielman教授這樣回應︰

「有創意、懂得聆聽、適應力強、會靈活變通。最重要是喜愛學習,還有將這種精神傳承下去的熱忱。」

 

富有創意、適應力強、懂得細心聆聽其他樂手演奏、即興演奏的才華,這些毋庸置疑是成功爵士樂手具備的特質。從這位謙遜的民族音樂學者身上,可窺見這些寶貴的特質。

探索其他故事

文學院故事 2024年9月20日

紀實攝影永不過時 – 新聞攝影名家劉香成下月到中大分享攝影人生

了解更多
文學院故事 2024年9月9日

文藝復興的全球視角

了解更多
文學院故事 2024年6月25日

教育宗教心理學三劍合壁—— 周惠賢博士推動「和平教育」 促進青少年及社群心靈健康

了解更多
文學院故事 2024年5月23日

史學名家梁元生談學歷史的意義

了解更多
cuhk arts

香港中文大學
馮景禧樓2樓文學院院務處

電話:+852 3943 7107 傳真:+852 2603 5621 電郵:arts@cuhk.edu.hk

Footer menu

  • 教與學
    • 本科課程
    • 研究院課程
    • 課程搜尋
    • 學術及教學單位
    • 教與學成就
    • 助學資源
    • 校曆
    • 學術誠信
  • 學術研究
    • 研究項目
    • 研究資助
    • 研究中心及實驗室
    • 研究獎項
  • 消息及活動
    • 學院活動
    • 學院動態
    • 文學院故事
    • 中大駐校藝術家計劃
  • 關於我們
    • 關於文學院
    • 院長的話
    • 院長辦公室
    • 院務會及委員會
    • 聯絡我們
無障礙支援 私隱政策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 2025。保留所有權利。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

關注中大文學院
× Popup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