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uhk arts
  • 网站地图

  • 常用网址

  • Staff Intranet

  • 教与学

    教与学概述

    浏览概述
    • 本科课程
    • 研究院课程
    • 课程搜寻
    • 学术及教学单位
    • 教与学成就
      • 院长荣誉录
      • 教学奖项
    • 助学资源
      • 奖学金与奖项
      • 交流及实习计划
      • 学业指导
      • 教学资助
    • 校历
    • 学术诚信
  •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概述

    浏览概述
    • 研究项目
    • 研究资助
      • 研究
      • 发表论文
      • 研讨与海外交流
    • 研究中心及实验室
      • 附属研究中心
      • 学系辖下研究中心及实验室
    • 研究奖项
      • 杰出研究影响奖
      • 研究生学术成果奖
      • 年青学者论文奖
      • 杰出研究学者奖
      • 青年学者研究成就奖
  • 消息与活动

    消息与活动概述

    浏览概述
    • 学院活动
    • 学院动态
    • 文学院故事
    • 中大驻校艺术家计划
  • 校友联系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概述

    浏览概述
    • 关于文学院
    • 院长的话
    • 院长办公室
    • 院务会及委员会
    • 联络我们
  • Change Language
    • Eng
    • 繁
    • 简
  • Search
你想寻找甚么?
你想寻找什么?
  • 课程搜寻
  • 研究项目
  • 学院活动
  • 助学资源
其他人在搜寻
  • 院长办公室
  • 关于文学院
  • 学院动态
  • 教学成就
Search
cuhk arts
Search
教与学
学术研究
消息与活动
校友联系
关于我们
教与学
教与学概述
本科课程
研究院课程
课程搜寻
学术及教学单位
教与学成就
院长荣誉录 教学奖项
助学资源
奖学金与奖项 交流及实习计划 学业指导 教学资助
校历
学术诚信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概述
研究项目
研究资助
研究 发表论文 研讨与海外交流
研究中心及实验室
附属研究中心 学系辖下研究中心及实验室
研究奖项
消息与活动
消息与活动概述
学院活动
学院动态
文学院故事
中大驻校艺术家计划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概述
关于文学院
院长的话
院长办公室
院务会及委员会
联络我们
网站地图 常用网址

Staff Intranet

  • Eng
  • 繁
  • 简
你想寻找甚么?
你想寻找什么?
  • 课程搜寻
  • 研究项目
  • 学院活动
  • 助学资源
其他人在搜寻
  • 院长办公室
  • 关于文学院
  • 学院动态
  • 教学成就
文学院故事

史学名家梁元生谈学历史的意义

名称: 梁元生教授
学系: 历史系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盛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录,让人看到这个世界的需要。对中大历史系荣休教授梁元生而言,学习历史是一件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梁教授钻研历史逾五十载,深感此人文学科的重要性:“在现代文化里,历史是基本科。它为我们打好基础,让我们认识身处的世界;认识过去,也认识现实。”

 

5月20日,中大举行第二十二届荣誉院士颁授典礼,颁授荣誉院士衔予七位杰出人士,梁教授是其中一位领受人。他代表所有荣誉院士致谢辞时,回顾他与中大结缘半生,见证彼此的变化。他说:“角色转换,身份对调,是我在中大的数十年中多次遇到的经验。由学生变成老师……在不断的角色调换中,我慢慢地学会自省和自知,明白到变与不变和适时而变的道理。”

 

与中大结缘

 

1968年,梁教授入读中大崇基学院历史系。他忆述说:“我本来志在中文系,无奈中学课程的限制使我对中文科内容的涉猎不足,因而选择了在入学试中成绩较好的历史科为主修。”当时的小遗憾随着时间流逝,为梁教授后来的历史研究之路注入养分。大学时期,他主修历史,副修中文。“大学一、二年级期间,我修读了很多中文课程,更拿过两科A+的好成绩呢!”他笑说。

 

梁元生教授(右二)于1968年与同学在崇基校园留影

 

大学四年,梁教授遇上不少良师,燃点了他对历史科的兴趣。“特别是李欧梵教授。当时他是中大讲师,刚刚从哈佛大学毕业,在课上分享很多新鲜的学术知识;加上他对新方法和新知识的追求,让我觉得读历史很有趣,也很有挑战性。”他忆述说。

 

大学二年级后期,梁教授决定专注钻研历史科。期间,他担任过夜校教师,最终觉得还是做研究最适合自己,便开始大量阅读关于近代思想史的书,包括美国历史学家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的代表作——《儒家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三部曲》,因而渐渐认识许多研究领域,为及后的学术工作打好基础。

 

心之所向

 

梁教授自称为“关心现实的人”。他的研究贯穿不同领域,但坦言自己对中国近现代史情有独钟。他说:“我觉得中国近现代史就像一朵五瓣梅花,除了近现代史的核心部分,也包含思想史、儒学史、文化思想史、移民史和基督教史。求学时期,我喜欢阅读和抄写原典,并在中大随多位历史名家学习中国近代思想史,获益良多。”

 

70年代中叶,梁教授赴美修读博士课程,成为美国公众史学先驱罗拔‧凯利教授(Professor Robert Kelley)的助教。梁教授1992年回港任中大历史系教授,在中大引入公众史学,扭转了当时历史系经费及收生不足的困境。梁教授形容他与公众史学的邂逅为“一场意外的巧合”。他解释道:“当时在美国,中国史课程的助教名额已满,因此我帮忙担任美国史的助教,并在凯利教授的熏陶下,对公众史学产生兴趣。”中大的比较及公众史学文学硕士课程创办以来仍广受大众欢迎,报读学生来自社会各界,当中不乏退休公务员。

 

 

延续历史的吸引力

 

梁教授研究历史逾五十载,曾在美国、新加坡和香港执教鞭,留意到不同地区的人看待历史科的态度有所不同。他说:“比如在美国,历史是高中必修科;且在欧洲,我们也能看到不少政界、法律界及商界等专业人士拥有历史本科学历。相反,香港社会则更着重专业训练。我自己是热衷于读历史的人,因此希望香港在这方面愈办愈好,也期待自己能与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交流切磋。”

 

去年是中大六十周年校庆,梁教授发起“六十周年口述历史项目”,以影像和文字方式记录六十名不同职级的中大人之山城见闻和生活轶事。结束是次访问前,梁教授指着摄影镜头打趣道:“以后就是你们以声音和影像记录历史!”

 

文/Gillian Cheng
摄/D. Lee
CUHK in Focus

探索其他故事

文学院故事 2024年9月20日

纪实摄影永不过时 – 新闻摄影名家刘香成下月到中大分享摄影人生

了解更多
文学院故事 2024年9月9日

文艺复兴的全球视角

了解更多
文学院故事 2024年6月25日

教育宗教心理学三剑合壁—— 周惠贤博士推动“和平教育” 促进青少年及社群心灵健康

了解更多
文学院故事 2023年4月25日

相中有诗 – 康兰丝四十载摄影与中国情缘

了解更多
cuhk arts

香港中文大学
冯景禧楼2楼文学院院务处

电话:+852 3943 7107 传真:+852 2603 5621 电邮:arts@cuhk.edu.hk

Footer menu

  • 教与学
    • 本科课程
    • 研究院课程
    • 课程搜寻
    • 学术及教学单位
    • 教与学成就
    • 助学资源
    • 校历
    • 学术诚信
  • 学术研究
    • 研究项目
    • 研究资助
    • 研究中心及实验室
    • 研究奖项
  • 消息与活动
    • 学院活动
    • 学院动态
    • 文学院故事
    • 中大驻校艺术家计划
  • 关于我们
    • 关于文学院
    • 院长的话
    • 院长办公室
    • 院务会及委员会
    • 联络我们
无障碍支援 隐私政策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 2025。保留所有权利。 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

关注中大文学院
× Popup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