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Students and Alumni
Levi

因為工作的需要,我在南美洲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感覺他們的文化跟亞洲的差異很大:中國社會就是要循規蹈矩,總是說「你看別人家小孩」;上什麼學校、唸什麼專業、做什麼工作,幾歲結婚生小孩,你最好跟大家都一樣。在南美,人們更加直接、熱情,當然有基本的物質需求,但真正的熱情更在於追求快樂。而且,他們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社會對多樣性的包容度比較大。我覺得還蠻受震撼、也蠻喜歡的,畢竟我自己就有點像是中國社會中的一個「異類」——進入職場一段時間以後,不少人會變得像機器一樣,每天就是用差不多的方法,不停地工作、工作。會看人文通識類書籍的人,在我的同事裡面不多,會選擇停下來、去讀書的人更少;我應該算是個個例。

我自己本身是理工科背景的,但近幾年通過自己的閱讀,知道了人類學這個學科。對文化差異的切身體會,讓我對人類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本科畢業後工作已經了12年,我覺得是時候休息一下。自己看書比較慢,一般看的也是翻譯版。我就想,如果去上個學,而且是在英文授課的環境、歐美教育體系之中,或許能更加有系統地深入學習、培養獨立的思維能力。一年時間不長,卻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由一些很好的老師來引導你,從人類學的基本理論開始,再探討一些小的、具體的主題。老師在課上提出的看問題的視角,不少是我自己之前不會想到的——但這種「意想不到」,又在我的意料之中;這就是我所預期的、人類學會帶給我的體驗。其實系上的各位老師也各自有不同的學術背景和理論取向,會傳遞給同學們不一樣的訊息。

在國外生活的時候,有很多時間獨處;我想,經常獨處的人,不由自主地就要面對「生命的意義」這個問題。麥高登老師的Meanings of Life以日本和美國作案例對比,提出來的都是很切身的問題:老年人是越來越聰明、有智慧,還是對社會越來越沒有用?我看到自己的爸媽,年紀大了,漸漸覺得與社會脫節。女性在家當主婦,和成為職業女性,哪一種是更加幸福的生活?我看到身邊的朋友也經歷過類似的選擇。我選的另一門課是Prof. Mark Stevenson的Seminars in the Anthropology of China, 主要是從消費看中國的社會變遷。期末論文的其中一個選項,是要討論網絡的普及以及新媒體的出現所帶來的新形式的產品,會給中國社會的社會關係帶來怎麼樣的衝擊和變化;感覺蠻有時代感的,我可能會選這題。人類學的研究課題都和生活息息相關,完全不是脫離實際的。但如果沒有經過這樣一個上課學習的過程,可能不會想到,原來這個現象值得認真去思考,還能看得更深一點。我也學到了新的技能,能夠搜索相關的文獻,閱讀之後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個碩士課程是蠻辛苦的,壓力大、workload重,如果沒有興趣,可能就會抱怨說,「這麼累是為了什麼」;可是我就沒有這樣的想法,因為真的覺得有趣啊!而且,每次寫完一篇論文,是蠻有成就感的。就好像通過寫這個作業,把自己的思考也好好梳理了一遍。

接下來我會以志願者的身份參加一個研究項目,主題是跨境母親的孩子在香港的教育和社會保障問題。班上有好幾個同學也參加了。我們會幫忙做訪談,然後一起討論、協助形成研究報告。我對這個課題本身很感興趣,也很開心能實際參與一個研究項目,親身感受一下人類學知識是怎樣生產出來的。

Privacy Policy Disclaimer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opyright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